![]() |
“同学聚会”已成为不少人春节长假期间必赴的活动。5日,记者通过随机采访了解到,不少市民参加聚会后都称“同班同学中,毕业后在家乡工作的人,现在都结婚生孩子了;而在外地发展的人,很多都还形单影只。”
春节长假期间,回老家过年,见见当初的“发小”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在聚会上,同学之间大都会不自觉的进行对彼此今昔状况的对比,其中,不少人会有“在家乡发展的同学,工作、结婚、买房都要早于在外地发展的同学”的感慨。两相对比之下,往往是在家乡的同学事业稳定,带着伴侣、孩子参加聚会,而在聚会上孑然一身的,往往是毕业后独自在异乡求学、工作的那些人。
“我是在郑州上的高中,在武汉上的大学,现在就在武汉工作。高中毕业已经十多年了,每次过年回家,大家总是要聚一下。从前几年开始吧,有同学陆续开始带着家属、抱着孩子来参加聚会,从他们的谈吐上,明显能感受到那种已然稳定下来的状态了。看看我自己,离稳定状态,距离还远着呢!”郑州市民时先生对记者说道。
“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过年回家同学们都是骑着自行车、坐公交来参加聚会;参加工作后,在老家发展的同学,都是开着车,带着全家来,而我们这些从外地回来的人,都是眼巴巴看着别人一家其乐融融。想起自己的婚姻、工作状况还要担心,这个年过的都揪心。”4日晚上刚参加完高中同学聚会的黄女士,情绪似乎还沉浸在其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个班集体中,大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在家乡,或离家乡近的地方就业发展;少部分人因学业或感情等原因,选择在外地发展。这些在外地发展的人们,在寻求稳定和归属感上,会反复有些许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