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型升级去哪里
“市场越是不景气,价格战打得越激烈,这样混乱的市场环境更加迫使我们寻找新的出路。”周德文的判断在东莞一家名为友洁防静电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身上得到了印证。
该公司经理李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此前一直从事外贸出口制造业务的友洁,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压力与行业竞争下,早早地就萌生了转型升级的念头。
近年来,友洁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国家重点关注的环保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中抽身而出,开始转向于空气过滤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化。
不过,在林江看来,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然迫在眉睫,且并非某一两家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转变。
其实,东莞市在2002年的政府报告中已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
该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市经济结构正处在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我市引进外资和技术,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信息产品制造业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配套优势,但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现代服务业还很薄弱,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等,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非常迫切。
该报告还明确提出了要完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首期开发工程。并表示,松山湖是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要建成规模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创新创业活跃、科技人才荟萃的综合性生态型高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