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莞市一名政府官员也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言,当前的东莞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冷清的工业区、老旧的厂房、四处张贴却少有问津的招聘广告……这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个曾经的“世界工厂”正在悄然地老去。
什么困住了东莞
单从工厂的数量上看,东莞的“世界工厂”美名绝对名不虚传。
无论去到东莞的任何一个地方,目之所及尽是各种各样的厂房,其密集度甚至会让很多初来者一时间感到莫名的压抑。
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如此庞大工厂基数的城市,至今仍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响亮的企业名片。
当问及东莞有哪些自主品牌的时候,无论当地的企业家还是经济领域的政府工作人员,大多都还要在脑海中搜罗一会儿,然后才吐出几个如步步高、以纯这样的企业名称出来。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给法治周末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中,也只能发现如大朗毛织、虎门服装、厚街家具等产业集群,以及搜于特、都市丽人等品牌。
而相比华为之于深圳、美的之于佛山,上述企业则又难免逊色很多。
东莞市长安镇工业区内的一名企业员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东莞很多电子类的企业仍属于代工性质,该工业区内除步步高之外基本都是如此。
那么,究竟是什么困住了东莞,以至于经过如此漫长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是最初那种“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尴尬局面?
东莞外贸局的冯杰对此坦言,东莞一开始只是个农业镇,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依靠外来的企业力量,本土的民营经济一直不是很强。
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只是在东莞建立一个研发或生产基地,总部大多不在东莞,像深圳的华为、酷派等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