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

南都记者追踪东莞扫黄 摘掉“性都”帽子 市民:不该走的都走了

2014-02-19 09:30:03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作者:蔡长春

林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早早地就开始了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对一些加工业逐渐失去了兴趣,而东莞紧邻深圳,这些加工业自然就都流向了东莞。

东莞也没有丝毫懈怠,稳稳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据林江介绍,为了方便企业进驻,当地政府甚至还一度特设了“来料加工办”,以更好地与企业对接。

正是在这种良好的行政审批制度和服务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纷纷落户东莞。

在林江眼中,上世纪80年代的东莞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电子加工业为例,鼠标、键盘、显示器全部在同一工业区内,可以提供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如此一来,台湾、日本、欧美的很多企业也都开始到东莞来开设加工厂。

后来的东莞便开始不断书写着经济发展的神话。

东莞市统计局给法治周末记者出具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4年,东莞市连续3年GDP增长率超20%,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连续多年增长率都在18%以上。

在东莞经商多年的肖平回忆说,东莞最辉煌的时候,路上几乎没有人,全都是送货的车。

这不禁让人想起2000年IBM亚洲区副总裁对东莞经济现状的那句著名形容—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不过2008年那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后,东莞以外贸为主导的传统经济模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尤其到了2009年,东莞市的GDP增速骤降至5.3%。

接下来的2009年至2011年,东莞GDP增长率连续3年在广东省排名垫底,2012年数据也仍显惨淡,排名倒数第二。

肖平回忆说,那一年东莞的外贸严重萎缩,订单大幅下降,很多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直到今天,在记者走访的虎门、厚街等工业区内,仍能看到很多已停产的企业,还有张贴出来的全部转厂或部分出租厂房的广告。

东莞当地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年东莞的经济形势同样不是很好,仍有很多工厂正在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边缘,还有一些工厂在逐步地缩小规模。

该负责人表示,他所了解的一家企业,已从原来的两万多名员工,精简到了现在的几千人规模。

[编辑:西南在线]
 社会百态
  •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法治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未带停车卡遭小区保安拦下 荣县一男子带人围殴保安被拘
  • 兄妹协议:哥哥赡养母亲并继承遗产 法院:协议无效
  • 云南首个妇幼控烟干预项目结题 惠及4万余人
  • 男子被控诈骗逾亿元 法院一审判无罪
  • 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了
  • 几枚一角面额硬币掉在超市地面之后
  • 佛山电台花生节:世界最大的花生拼图创世界纪录
  • 下篇文章:雅攀蒙顶山茶产业园共建规划出炉 通过审定开始实施
    上篇文章:武汉拟5年投2万亿元搞城建 被指“豪可敌英国”
    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服务商-成都域满天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网络swnic.om
    联播西南
    即时商讯
    • 热烈祝贺泸州农商银行开业
    • 热烈祝贺玉溪市商业银行昆明曙光支行成立
    • 热烈祝贺内江农商银行开业
    大千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南在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9-2018 www.swol.com.cn-西南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WNIC.com西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