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迫近,“421”模式的中国当代家庭:4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让“上有老、下有小”五个人的照顾责任都摊在了夫妻两人的身上。我们伤感地说,也许“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不再仅仅是歌词里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自己的养老问题。
如何能不给子女过多的负担,又能让自己年老后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成为很多人考虑的问题。眼下,“留下房子抵押,金融机构为你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因为国务院近日下发的的细则文件,“以房养老”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明确提出“以房养老”模式时间表。
通过“以房养老”试点,既盘活了老人沉睡的不动产,也解决了老人养老资金难题。这种“以房养老”的新方法,距离老年人究竟有多远? 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两个亿;2025年,这个数字会突破3亿。“如何养老”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思考和担心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保监会牵头,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所谓“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简单说就是“以房养老”,老人把已经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放给房主一定数额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归金融机构所有。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孟晓苏认为,这种发源于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养老模式,我们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