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大建:过去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干部,现在也是这样,如果能进国企、能进公务员队伍、能进事业单位,这个档案有很大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不太在意这方面。所以如果停留在体制外,档案影响不大,但如果在体制内,档案的作用就很大,包括办理出国手续、评职称、送审其他管理,都是基于档案的。现在我们有一个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和档案并没有完全合一。
据此判断,丁大建认为,今后“弃档”的情况将会更常见。
丁大建:这些年,大家都是想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进大国企,但是也有很多人进不了所谓的体制内,他们会到民企、私企、外企工作,尤其是有的还离开了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劳动力市场流动比较快,因此在这些非体制内的用工企业,档案作用是看不到的,这些企业也不依据档案管理人事。
提取档案障碍重重
对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面临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等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档案。但“取档案”说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却是障碍重重。两年前毕业的小张对此深有体会。
小张:我现在档案在自己手上,前几天刚拿的,很麻烦。说实话影响挺大的,刚毕业时候不懂,到后来还得弄,没人管,都是自己跑,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跑。因为这个事,我从河南到河北,把保定、石家庄都跑好几趟了,麻烦得很,问谁谁也不知道,只有自己跑过后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