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该机构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2013年1月11日结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因此,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工作岗位量少质低,大学生观望心态重
连续两天跑了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的春季招聘会,来自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刘建斌没有投出去一份简历。“招聘我们专业的都是一些小型教育培训机构,在这些公司上班工资低、压力大不说,主要是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刘建斌说。
受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质量和数量都有所降低。坐落在山西的某大型央企负责招聘的武先生说,公司去年招聘了700人,今年受国内经济状况影响,把招聘人员的数量缩减为500人。
然而,一些企业虽然提供了不少岗位,但待遇和发展空间很难令大学生满意。在山西大学的春季双选会上,国内某知名电器销售企业招聘大学生不限专业,对录用人员将提供什么样的岗位回答模糊,提供的全部待遇是2000元工资、外加400元的房补。
山西大学文学专业的马同学问清了招聘信息及待遇后,扭头就走了。他说:“在太原每月租房至少要800元吧,吃饭600元打不住,再算上话费、交通费等生活开销,以及与朋友偶尔聚聚餐,2400元的收入肯定不够花。工资低可以,但也得让我能生活自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