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5日晚,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下称北海局)宣布,经过对7份油污样品油指纹的检测鉴定,其采自曹妃甸西坑坨岛和浅水湾浴场的4份油污样品(原油)油指纹,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渤南油气田群“渤海友谊号” 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外输油样油指纹基本一致。
中海油再次事涉渤海漏油事故。两年前,美国康菲担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漏油事故。此后,康菲的合作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农业部、康菲就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协议。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问题。2012年7月份,山东500名渔民联合向康菲索赔8.7亿元。部分未获得赔偿的山东渔民已向美国地方法院起诉康菲。
本报获悉,北海局称,结合渤海溢油卫星遥感监测、海监船舶飞机巡航监视、执法人员现场核查、海上石油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监视结果,该油田群石油勘探开发作业未发生溢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运转正常。“据此,应该不是钻井平台发生漏油,而是FPSO的问题”,有跨国油企高层分析称。现在中国有超过18艘FPSO,最贵的“海洋石油117”,造价2.4亿美元,日加工原油19万桶、储油量200万桶。
至截稿,中海油(00883.HK)回复记者称,根据公司目前掌握信息,未发现渤海油田发生溢油,“针对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4月15日发布的消息,公司正在了解外输油轮的情况”。“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漏油的)原因,正在对北海局的鉴定结果进行核实”,有中海油总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