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炸花生米、凉拌猪肉……”四川三台县黎曙镇一村三社村民肖祯孝的院坝内,摆上了50桌可坐500人的坝坝宴。来自绵阳本地、德阳等地的500名萧何后裔,在新落成的萧氏祠堂内祭奠先祖,并分享同族人所做的坝坝宴。
“三台黎曙萧氏是有据可查系汉代萧何的后裔,我们还为此重修的祠堂。”年近70的肖久远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这一脉是由广东省平远县搬迁过来的,是真正有据可查的客家人。经过一年时间的修建,占地1400平方米的祠堂已初步竣工。“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这些萧氏子孙齐聚这里,以缅怀先祖之情。”
据肖久远老人介绍,搬迁到四川的先祖叫萧承祚,号广德,广东嘉应州平远县东石乡自廉坪人氏,生于大清顺治元年。萧承祚膝下四子,由于当时食不裹腹,先搬迁到湖南的浏阳耕作。随后,其子孙在康熙年间,再次举家搬迁到四川,在三台、中江两县境内生息繁衍。“我们萧氏一脉得到了认可,远在台湾的萧万长还手书‘萧氏大宗祠’的牌匾,并通过萧氏宗亲联谊会的同志带到了现场。”
在萧氏祠堂前,萧氏一脉的500后裔开始在新建的祠堂内祭奠祖先。不论是本地还是来自外地的萧氏子孙,同出一脉,血融于水,缅怀祖先是他们的向往。
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就在坝坝宴开始时,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萧氏子孙成了熟悉的一家人。吃着农家菜,喝着美酒,享受同出一脉同胞的温情。
“回乡祭祖,吃坝坝宴,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弘扬传统美德。”肖久远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清明祭祀活动,让萧氏子孙发扬祖先敬孝道、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