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日傍晚,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正式公布了南京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方案称,南京将撤销秦淮区、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设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也就是说,行政区划调整后,南京市将由11区2县精简为11个区。
早在两天前,一些南京市民就听闻了行政区划“瘦身精简”的风声,还到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上求证。直到20日傍晚,一直“守口如瓶”的官方微博终于发了声,公布了调整结果,并承认说“因为这事儿得有手续,所以之前没法儿说”。
面对这次变化,有市民担心,这次调整“岂不是鼓楼区吞了下关区,秦淮区吞了白下区”?面对质疑,南京市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安慰”称,这不是“吞了”是“合并”,为的是今后“更好地在一起”,南京的文化都还在,这样在一起,未来会更好。
对于这次调整的原因,南京市民政局局长陈学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读说,是因为部分市辖区综合实力较弱,资源未能合理配置整合,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并且溧高两县与南京主城的融合发展受到了制约。于是,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成了此轮“四区两县”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
1995年以来,南京市行政区划就已经过了多次调整。其中,2000年和2002年,南京市分别实施了“江宁撤县设区和江北浦口区、江浦县和大厂区、六合县四区县并二”的两次重大区划调整。江宁撤县设区以来,GDP从2000年到2011年翻了7倍多,财政收也翻了20多倍;同时,江北浦口区和六合区的综合实力也较合并前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