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县改市将重新开闸
《决定》称,将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
该消息人士说,这表明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将在县域一级,未来省管县的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县一级的发展途径是改为市,而不是被合并区。此外,一些特色城镇也将得到扩权。
这也表明,自1997年以来基本冻结的“县改市”将有望重新开闸。目前,一个县的城镇化有撤县设市和撤县设区两种途径。从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县级政府更希望撤县设市,市级政府更倾向于撤县设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改市在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蔚然成风。1997年,国务院暂停了实施11年多的撤县设市政策。原因是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县改市”,造成县级市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失调,城乡概念模糊等问题,“假性城市化”俯拾皆是。此后16年间,只有极少数县实现身份的升级。此前有数据统计显示全国酝酿“撤县设市”的县至少超过130个。
与县改市相适应的是省管县改革的推进,今年以来不少省份在省管县方面力度频频。河南近期印发了《河南省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对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等10个县(市)全面实行由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11月14日发布消息称,将省内的公主岭、梅河口两个县级市变为“省直管”,正式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当地官员形容说,这将是中国各地“省管县”简政放权最为彻底、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江苏省泰兴县试点“省直管县”已经一年多,该县财政局一位人士对本报称,少了地级市的中间环节,管理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