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这份排行榜,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俞卓伟教授表示,它的确为病人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对医院也有一定的鞭策、激励的作用。在专科声誉榜上位列小儿内科第一名、小儿外科第二名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则表示,榜单成绩好,压力却更大;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一旦解决不了疑难杂症,就成了名不副实。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上海市排名最靠前的最佳医院,该院院长朱正纲认为,还要继续完善医疗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让更多的专业人士、乃至病人群体参与到评审过程中,让排行榜的多角度与公信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医院排行榜方便了老百姓在碰到疑难杂症时找到好医院,少走弯路,康复更快。但也受人质疑:“张榜“让很多三甲医院门诊量激增,就医更加困难。以北京为例。北京拥有医院569家,占全国21979家的2.59%,一年诊疗超过1亿人次,占全国22.6亿人次的4.62%。如果患者“按图索骥”,各大三甲医院将更忙。
“让病人‘下沉’到基层医院看病,不能靠行政命令或舆论来控制,只能通过阶梯价格、医保定点等方法来加以限制和引导。榜单上的好医院,应当成为全国该专科领域的临床疑难疾病诊治中心和专科医生培养中心。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人,完全没必要一味追求‘榜上有名’的医院专家。”高解春这样说。
高解春建议,老百姓看病要分三步走:对于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或常见病,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别都挤到“最佳医院”去;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确诊和治疗,可以转到上一级医疗机构,或请专家会诊;在当地三甲医院无法有效治疗的患者,可从最佳医院或最佳专科榜单中,选出距离自己较近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