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是缓解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资源配置方式的弊端,实施扩权强镇。塔式级别化的行政体制我们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很难改的,但可以缓解和弱化其问题。现在一些省推行扩权强镇,将重点镇作为职能完整的行政体,赋予独立的财税、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人事等权限,增强发展自主性。健全机构,扩大编制,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发展较好的重点镇,赋予县(市)级行政权力,促进区域内行政管理扁平化,增强竞争性。同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二是改革农房建设体制,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机制,建立宅基地跨村入镇分配机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在镇上分到宅基地。农民自愿,农民自建,宅基地可比在村里分配的小,住房保持独家独院。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通过这种机制,逐步集聚人口和资本,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三是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农民的生活活动只有一部分在村里,许多活动是在镇上,如购物、休闲娱乐、会友、教育、医疗等。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为对象,综合考虑农民生活整体需求,建立镇村统筹的规划建设机制。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四是推进房地产税征收的实施。目前中国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工业,但工业强镇只能是少数,不可能1.7万个镇都以发展工业为主,因此目前大部分镇财政收入薄弱。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均等化,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人居环境转移。
五是研究制定国家支持小城镇政策。应建立中央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性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征收税费所返还小城镇的比例,或全部留给小城镇。增加重点镇用地指标。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