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事体操运动近20年,邹凯亲眼看到了国内外体操运动发展的差异,作为中国夺取奥运冠军最多的体操运动员,邹凯希望中国体操运动的优势能发扬光大,不过,体操运动已经在国人心中形成了“又苦又累”的固有印象,某种程度上,这影响了体操运动的普及。“我注意到,现在练体操的小孩越来越少,而在美国和日本,体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度很高。”邹凯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体操运动实际上是有竞技和普及两个层面,不是所有的孩子一走进体操房就是要练竞技。竞技层面的体操肯定是又苦又累的,但普及层面的体操却应当是有趣味的,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觉得,中国的体操在普及的层面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所以黄玉斌总教练提出了‘快乐体操’的概念,我非常希望我在退役后,能做一些实事去改变中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参与度不高的现状。”但现在邹凯首先要当好中国体操队“老大哥”的角色。
时光如梭,5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当邹凯一人独得“三金”成为中国体操队最耀眼的新星时,他还是全队一帮大哥哥们帮衬最多的小师弟。当时,邹凯之所以能一举夺得“三金”,也与杨威、李小鹏和黄旭等几位师兄顶在前面、稳定军心有很大关系。转眼之间,这位当年最受照顾的小师弟,就成了一帮90后小鬼当家的中国体操队里最受尊敬的大哥哥。邹凯知道,现在自己身上不仅承载着个人的奥运梦想,还肩负着向中国体操队的年轻小将传承团队精神的重任。
不久前结束的安特卫普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男队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两个项目上的成绩不佳,北京和伦敦两个奥运周期,邹凯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的强劲实力恰好弥补了中国队在这两个项目上的不足。
如果邹凯能够尽量避免伤病困扰和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仍是中国体操队不可或缺的人物,但他也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长期的高强度专业训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自己的运动生涯还能延续多久,已经不是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了,“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坚持到里约奥运会,但如果身体情况不理想,我也有可能会在完成明年的亚运会和世锦赛后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