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日上午,庐山机场只有这一个航班起降——庐山机场下机旅客15名,登机前往厦门旅客11名。这就是庐山机场当前面临的尴尬,候机楼是按年50万人次吞吐量设计的,候机厅容量为每小时300人次,实际上,二楼候机厅从未启用,一楼也只使用了三分之一。
依庐山、傍鄱阳湖,庐山机场处在江西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然而,这样一个有着独特资源优势的支线机场,自1996年通航以来,因严重亏损等原因而“四停四飞”,时至今日,仍未能摆脱严重亏损、客源不足、航班稀少的困境。究其原因,难以摆脱仅百余公里之外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的“虹吸效应”是主因之一。在最近举行的南昌、九江两市推进昌九一体化部门对接会上,两市就昌北国际机场、庐山机场一体化达成共识,希望两个机场能够在航线航班等方面错位发展。
四停四飞,尴尬的庐山机场
10月22日11时,庐山机场偌大的候机厅里,只有一名旅客在这里逗留。一个小时前,北京—九江—厦门航班在这里经停,赵先生下飞机后发现,接机的朋友习惯性地开车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接机。
当日上午,庐山机场只有这一个航班起降——庐山机场下机旅客15名,登机前往厦门旅客11名。这就是庐山机场当前面临的尴尬,候机楼是按年50万人次吞吐量设计的,候机厅容量为每小时300人次,实际上,二楼候机厅从未启用,一楼也只使用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