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慢设计
设计方案14选1,可研报告耗时近4年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汶马高速的前期工作——项目工程的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从2010年1月就开始了。
专家们“早已记不清去了多少趟现场”。他们翻越邛崃山、鹧鸪山、梦笔山,对超特长隧道、特长隧道、特大桥、大桥、互通式立交、重点不良地质段等进行实地核查,同时收集汶川县、理县、马尔康县和阿坝州经济、交通、国土、筑路材料、土地、拆迁赔偿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听取地方政府对路线方案的意见。
2011年,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四川省藏区高速公路建设专家组成立。包括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几十位国内顶尖专家,一起为包括汶马高速在内的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提供技术支持。“这是国内交通建设史上组建的专业配备最齐、力量最强、规格最高的专家组。”专家组组长、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表示。
最终,专家们形成了《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调研意见》。项目组根据现场调研意见,又对预可报告进行了无数次修编。
修编的过程异常煎熬。专家们常为一处选点,一条跨线,争得脸红脖子粗。很多方案都是“拍着桌子被拿下的”,也有很多是“拍着桌子碰出来的”。
据透露,汶马高速按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 (汶川、理县、马尔康),拟定了5个路线走廊方案,每个走廊内还有不同海拔高程的越岭方案比较。因此,共研究出了14套候选方案,里程约7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