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术台”上横躺一只病鸡,旁边就是翻到相关页面、用砖头压住的《养鸡实用技术》。按着书上教的办法,她硬是完成了一场“解剖”。“看到鸡肠变大,书上说是球虫引起。”拿着这个“诊断结果”,严代静去找兽医配了一副药给家里的病鸡吃下,当真有效。
在孝德镇凉水井村,村民何洪贵正在看书研究怎么让门前种来自家吃的豇豆不止结一次果。“在电视上看见有种‘白露豇豆’可以结三次,多结一次多吃几顿嘛。”平时,他还爱看一些汽修、家电维修方面的书籍。
“农民看书重实用性。”三合村村支书廖明进这样总结。
尽管灾后重建中,绵竹很多镇乡的农村书屋接受了数量颇多的各类书籍捐赠,但记录显示,最常被借阅的还是养殖技术类和实用技术类,文学、历史类书籍借阅量非常有限。据了解,有个别书屋的《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由于几年来完全没有人借阅,差点被封存起来,以便为新书腾出空间。
“这跟农家书屋读者的实际情况相关。”廖明进说,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比较实际,更注重解决自家种庄稼或饲养动物遇到的困难,很多人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意识,甚至不具备理解这些作品的能力。唐昌俊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村里有文化、爱看书的人了,但把《安娜·卡列尼娜》从头看到尾,“确实没怎么看懂。”
“有很多人认为农家书屋肩负着在农村地区进行文化熏陶的责任。”李开成表示,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暂时难以实现。在目前的农村,书屋体现的主要还是实用性,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帮助,是现阶段书屋发挥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