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13日下午两点半,绵竹市遵道镇双土村农家书屋内,除了管理员唐昌俊外,空无一人。这样的“空屋”现象,在记者走访的绵竹市孝德镇、土门镇都非常普遍。
没人来看书,是否意味着这些农家书屋被闲置了?“作用都在书屋外呢。”管理员唐昌俊如此回答记者的疑问。绵竹市图书馆馆长李开成解释:这就是农家书屋的特殊之处。
比起“使用”,更看重“作用”
最近,唐昌俊给自己增加了一项新工作——到村广播站喊广播。“经常会发生借书不还的现象,我就开玩笑‘威胁’他们说如果不还就去广播站播报不还书人员名单。”结果每个星期一的早上,双土村村委会的喇叭真就响起了唐昌俊的“催书之声”。
双土村的村民喜欢把书借回家看,而唐昌俊每天最忙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借书信息。二十多平方米的书屋一角,叠放的坐椅很少发挥作用。“自己家里看书比较舒服。”唐昌俊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实用型书籍需要边看边实践,“比如病虫防治、家电维修甚至烹调书籍,很多内容光看一眼是记不住的,又不可能抄回家,借回去就比较方便。”
根据借阅记录统计,双土村农闲时节及寒暑假外借较多,可以达到每天20本左右。农忙时节则较少,平均下来,每天借书量也在10本左右。显然,双土村农家书屋的“空屋”背后,是村落各家的书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