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选址、立项申报到传言开工,首都第二机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京津冀三地的目光。近日,本报记者获得的首都机场集团内部文件显示,这个服务首都经济圈并寄望以此推动京津冀三地融合的大项目,有望在年内“局部开工”。
尽管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准,但资本的触角早已伸向了大兴区南各庄新机场场址的周边地区。与新机场仅隔着永定河的南岸,河北省固安县规划了一个空港物流园区。不过,“机场一天不建,园区就没法动。”
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被视为最大障碍的南苑机场搬迁问题,目前军队、民航、地方政府的“三方协议”已于2011年年底正式签署。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董志毅在去年年底的内部讲话中称“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董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
按照首都机场集团2012年的工作计划,将争取在立项批复后4个月内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在可研批复后3个月内完成总规报告、启动航站楼、飞行区等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以年内局部开工的时间倒推,一切顺利的话,最迟也要在5月份完成立项。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今年5月前能完成立项吗?国家层面的消息似乎没有首都机场集团的计划乐观。3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闭幕式时透露,首都第二机场相关规划还未报至国家发改委,会争取年内完成立项。
就在第二天,湖南衡阳南岳机场、海南海口美兰机场扩建、贵州凯里黄平机场和四川稻城亚丁机场一同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其中,衡阳南岳机场和凯里黄平机场是2008年版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2020年计划新增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