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去年,四川工业发展不但扩量升位,进入全国前八强,而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自2007年以来,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在4年间连跨5个千亿台阶,而整个工业总量也由2007年的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8位。同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工业利润和工业利税总额均比2007年超三倍。省经信委表示,四川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3.5%。
值得欣喜的是,四川工业还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整机加零部件一体化发展模式,产业链顺势打通,计算机产能上亿台、产值规模3000亿元,迅速奠定了四川在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现代、吉利、中国重汽、德国博世等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项目相继落户,彻底改变了四川汽车工业“缺轿少重、缺心少脑”产业结构。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以及一系列石化下游项目开工建设,初步构建以石油化工为龙头,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为特色的优势化工产业发展格局,彻底改变了四川化工过去以“大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
2011年,全省“7+3”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6.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50.9%,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分别增长172.3%、45.8%、44.4%。全省产业园区提前一年实现“1525工程”培育目标,建成1000亿园区1个、500亿园区5个、100亿园区49个。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军工电子装备与系统研发生产规模和半导体分立器件居全国第一,优质白酒产量居全国第一,“六朵金花”整体进入国内行业品牌2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