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运龙十分欣慰地对记者说,“5·12”汶川特大地震曾使阿坝工业倒退6年,但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去年阿坝工业已全面超过震前水平。通过空间上的“北上外联”,让阿坝走出地域的限制,拓宽了发展的广阔空间;“4+x”的发展战略,原水磨工业集中区实施“腾笼换鸟”,调整建设汶川漩口新型工业园区、新建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发展区、茂县南新轻工产品加工园区、松潘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与成都市共建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开辟了灾区产业振兴新路子。谷运龙说,目前,阿坝在产业布局上,岷江流域通过发展锂、铝、新材料等六大产业,牧区县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加工业,金川、小金、马尔康依靠矿产、水电产业,九寨沟等县通过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来带动促进城镇化发展。
谷运龙认为,阿坝山多平地少,无法发展中心大城市,同时,不少县城缺乏空间和产业支撑做大,因此,阿坝更适宜用组团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水磨、映秀、三江、川主寺等特色的城镇打造,推进城镇化进程,让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而在牧区,则通过“牧民定居行动”,推进城镇化,先改变生活方式,再逐渐影响生产方式转变。
在谷运龙看来,过去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中探索的产业再造、城镇重建、村落建设同步联动实施的做法,为阿坝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启迪。
“通过威州、映秀、水磨、三江等城镇的重建,经济不但反超震前,而且城市焕然一新,各具特色。这其中的成功奥秘就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谷运龙认为,总结灾后重建的“两化互动”发展经验。首先,一定要以产业为主导来规划特色魅力城镇体系建设,如果产业定位不准,城镇建起来,会留不下就业,让城镇空心化。其次,推进“两化互动”,要科学规划,使产业定位和城镇发展要匹配。比如茂县土门工业园区,随着今年入驻企业的相继投产,已满足了5000名茂县农民工本地就业,工业化快速发展给城镇建设带来了机遇;水磨通过“腾笼换鸟”,以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带动城市化进程。第三,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彰显特色”,让城市、乡镇建筑充满民族特色,让家园变花园,宜居宜业宜发展。最后,要坚持民生优先原则,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让阿坝的老百姓“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这是推进“两化互动”的最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