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靖市分管副市长在市财政局的呈报件上表示“同意”,并“建议先返还两亿元”。
“这样的‘零地价’出让,显然是违规的。”房地产法学者、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律师指出。
“第一,‘零地价’的做法可能损害了中央财政。”王才亮解释说,土地出让金是缴纳到国库后,由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成,各省具体比例有所不同。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在地方国库中设立专账,专门核算土地出让收入和支出情况,“这使得地方政府不得随便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金”。
“第二,事后返还两亿元,明显违反了我国土地的招投标制度。”王才亮分析说,“这家公司出价6亿多元,实际上是4亿多元就拿到了地,这对其他出价低于6亿元而未中标的竞标人是显失公平的。”
而到底是谁负责签订了这份“奖励合同”呢?
据曲靖市对外宣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署名是笼统的“曲靖市人民政府”,实际上,这样的房产开发项目合同是曲靖市建设局负责签订的,具体情况要问建设局。记者多次前往曲靖市建设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都告知负责此工程的吴副局长在外面开会,不接受采访。
项目未建成,怎么知道“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两亿元?如果建设完成有剩余,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