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三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康养攀枝花·东方太阳谷”,主要活动分为系列论坛、成果展览、产业推介三大板块。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三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将于12月9日—10日在攀枝花市举行。
本届论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将总结、展示各地康养产业发展成果,致力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据了解,系列论坛由主论坛和“康养+农业”“康养+医疗”“康养+运动”三个分论坛组成,将宣读攀枝花市获得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称号、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称号并授牌,发布《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地方标准体系》,发起康养产业城市联盟倡议,围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金融支撑、示范区打造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成果展览将集中展示各地康养产业发展成果,有17个城市和数十家企业参展。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三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产业投资推介会也将于12月10日在攀枝花市举行。
据介绍,在交通方面,成都—攀枝花—昆明高速公路、丽江—攀枝花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建成通车,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攀枝花—宜宾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加快推进;开通攀枝花至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深圳、武汉等重点城市航线,对外通达水平显著提升。近期,成都到攀枝花往返航班每天将新增一对,达到每天3对航班。在基础配套设施方面,攀枝花市建成五大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成国家A级以上景区19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各1个,星级宾馆18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158家,攀枝花市接待床位近4万张;建成养老机构49家、养老服务场所54个,拥有养老床位10037张;建成公立医院15所(其中三级甲等5所)、社会办医院16所,康养产业综合承载力正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 2012年—2016年,攀枝花市接待游客总量从852.57万人增加至2062.52万人,年均增长24.72%,旅游总收入从66.85亿元增加至242.62亿元,年均增长38.02%。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由2013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5万人次。“依托得天独厚的禀赋,攀枝花在全国首创‘康养’理念,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响了‘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城市品牌。可以说,今天的攀枝花已经成功转型为‘阳光暖男’。” 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