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硬骨头”改革与发展并重
《规划》编制组专家介绍,改革从最初讨论时就被确定为《规划》的重点。“过去改不动的、不好改的,都大胆提了出来,基本覆盖了科技领域有改革需求的各个方面。”《规划》直接瞄准了“硬骨头”,明确提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涉及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等众多改革领域。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六大重点领域、十大重大专项,都是在发展方面的任务部署,“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前提下,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在重点领域、专项的突破,解决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阻碍。”
其中,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核电与核技术应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过去相对“冷门”专项,此次被纳入十大重大专项中。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综合该领域未来前景、四川相关技术和产业基础等确定的,是有可能在川孵化出重点产业的方向。
做深做细 布局与落实并进
突出宏观布局,是《规划》编制秉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布局范围涵盖重点行业、主要部门和重点区域。
就五大经济区推进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区域建设,《规划》有明确部署:发挥成德绵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把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川南经济区重点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区;川东北经济区重点推进优势资源创新开发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打造创新驱动新兴增长区;攀西经济区重点围绕战略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重点围绕绿色生态经济,打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规划》既突出宏观布局,又力求做深做细做实。
就十项重大任务,《规划》设置了任务专栏,详细阐述了其中部分任务的具体方向和重点;就十大重大专项,《规划》均提出了量化目标,“这是让相关部门科技资源部署、任务实施更为精准有效,同时避免了‘规划墙上挂’而难以落实的问题。”《规划》编制组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