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伙伴们受雾霾侵扰之时,好消息传来!《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出台。
《预案》旨在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新修订的版本,对重污染天气的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新闻发布、应急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细化。按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性,对应由低到高的区域蓝、黄、橙、红四级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区域IV级、Ⅲ级、Ⅱ级、I级响应,I级为最高级别。
四级预警 更加强调区域联动
新修订的《预案》将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级别划分得更加详细。
重污染天气城市预警分为四级:
蓝色预警为预测AQI(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200将持续1天;
黄色预警为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以上;
橙色预警为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且出现AQI日均值>300将持续1天时;
红色预警为预测城市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以上,且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以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并将持续1天及以上时。
同时,《预案》更加强调区域联动。重污染天气区域预警也同样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当5个及以上连片地级城市预测将启动某级别城市预警(其中高于该级别预警城市数量不超过3个),需要省级督促、指导开展区域性联防联控时,启动该级别区域预警。比如说,5个及以上连片地级城市预测将启动蓝色预警(其中黄色及以上预警城市数量不超过3个),则启动区域蓝色预警。
当单个市(州)城市发布城市重污染预警天气预警时,当地政府应按规定及时启动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并向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当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监测预警组报告,经组织对区域重污染天气影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等进行会商、分析、研判后,确认达到响应区域预警级别,启动相应区域应急响应措施,其中,区域I级应急响应由省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担任)批准启动。
《预案》不仅对重污染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进行细致分类,而且还从健康防护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等三方面对响应措施进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