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外来的鹅长势更快,生长周期更短,个体甚至更大,比如郎德鹅的个体可长到十五六斤,在价格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宁愿养外来鹅种,因此西昌钢鹅数量越来越少。” 尽管外地鹅肉质与口感不如钢鹅,但是切实给养殖户带来了实惠。这种情况下,农民纷纷换外地品种。
蒋朝龙分析,随着外地鹅的大量“入侵”,不少养殖户拿来与西昌钢鹅进行杂交,使得纯种的西昌钢鹅越来越少,这不利于该品种的延续和发展。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里面打工,加上养殖钢鹅的经济效益不乐观,不少人退出养殖钢鹅这个行业,这也是钢鹅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在西昌,以前一半左右的农户都在养钢鹅,现在养钢鹅的农户却很少。”
加大保护
已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为保护地方特色品种资源,西昌市于2012年成立了西昌钢鹅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钢鹅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展钢鹅品种保护。”为此,西昌投入数百万元建设西昌钢鹅保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