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智智在外地做生意,没能及时赶回去。智智的兄弟姐妹告诉他,爷爷临终前还牵挂着智智,并要求智智的养父母,告诉智智被抱养的真相,帮助他寻找生父母。这是老人最后的心愿。
彼时,智智的养父母却仍有疑虑,没有向智智说明被抱养的事实。
也是在四年前,智智通过QQ联系到张雪霞,尝试性地做了认亲。但是智智右手上的黑痣,与张雪霞记忆里“左手背外侧接近手腕骨1厘米处有颗小黑痣”的特征不符。而且智智也并未发现自己臀部有胎记。智智面部的黑痣也让张雪霞觉得,他不是自己的儿子。
“就这样,四年前,我与妈妈擦肩而过。”
同年,24岁的智智选择和小自己一岁的爱人结婚。现在,他已是两个儿子的父亲,在广州的茶叶生意也做得有模有样。
寻子路胎记帮助母子重聚
今年2月22日,本报及微信公众号“前街一号”报道了张雪霞的寻子故事,并刊登了智智小时候的照片。智智和养父母都觉得,照片中的孩子与智智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养父母那边的亲戚都说,我根本不用验,肯定是。”心情激动的智智当下就给张雪霞发了短信:阿姨,祝您元宵节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经再次确认,智智终于发现自己右侧臀部上确实有一个胎记,与张雪霞形容的“飞燕状”很接近,“只是颜色太浅,此前没有注意”。
智智紧紧握住张雪霞的手。
智智将臀部胎记的照片发给张雪霞。“看到胎记的当下我就确定,他就是我的儿子。”张雪霞说。
但是智智手上黑痣的位置,却与张雪霞的记忆刚好相反。对此,张雪霞的解释是,她是根据照片确定这两个特征的。“老式相机里的图像与现实是镜像对称的,可能就是这样弄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