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天的环保工作会上,成都针对大气环境治理提出新目标:到2020年,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12%,重污染天数较大幅度减少。为此,成都将在继续做好各项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制定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方案和《成都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深入展开臭氧污染治理,开展成都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力争今年内全市黄标车基本淘汰完毕,并将采取遥感卫星巡拍、无人机巡拍和车载巡拍等方式,加大全市域大气环境巡拍力度,及时查处大气污染行为。今年上半年内,成都还将完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
未来的成都,不仅要“天蓝”,还要“水清”。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成都的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稳定保持100%,但陈琳仍指出:2015年,黄龙溪、岳店子、五凤等三个出境断面均未达到划定的水质类别标准;总磷已成为主要污染指标,且治理难度较大。
围绕水环境治理,成都将推出多项举措,力争到2020年,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岷江、沱江总磷排放总量比2015年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