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编制绵阳科技城“十三五”发展规划
加紧实施《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总结和评估绵阳科技城“十二五”建设发展情况。编制形成《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本,按程序上报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国务院研究审定,形成指导绵阳科技城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办公室、绵阳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省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负责)
九、筹建综合保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推动将绵阳出口加工区扩大规模并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提升绵阳科技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特别是为承接全球IT等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通关条件,推进绵阳科技城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大助推器。鼓励绵阳科技城企业和资本参与跨国并购、合作研发、项目合作,提升绵阳科技城整合利用国内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绵阳市人民政府、省口岸物流办、成都海关、商务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等部门负责)
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支持绵阳市将地方政府债券用于绵阳科技城建设。引导和支持绵阳科技城所属平台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探索以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提高绵阳科技城投融资能力和实效。深化绵阳市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开展再贴现“央行科票通”和支小再贷款“科贷通”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在绵阳科技城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和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鼓励、支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初创期、早中期科技型企业发展。推进绵阳科技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功能,构建与绵阳科技城突破性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区域性创新型城市。推进政务服务创新,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绵阳市人民政府、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统计局、省国防科工办、省政府金融办、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等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