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河南省邓州市大丁村出了20个博士“博士村”将拆除
2014-05-04 09:20:41  |  成都商报  |  牛亚皓

河南省邓州市的大丁村,频出官员和高学历者。据保守统计,明朝以来该村出官员50余人,近代以来还出了20个博士,被称为“博士村”,有着令人羡慕的文化传承。而如今大丁村面临拆迁。村民说,在城市扩张大潮面前,他们得做出一个选择。

设立家祠

缘起“和朱元璋攀上了亲戚”

邓州原为河南省南阳市的县级市,今年元旦正式成为省直管市。大丁村在邓州市区三里之外,紧靠湍河,土地肥沃,绿树成荫,因有一个不凡的丁家祠堂而远近闻名。

村民丁家勋,61岁,丁家祠堂的看守人。4月30日,他站在祠堂里看工人修小牌楼。小牌楼后是个四合院,主殿里供着大丁村的老祖宗丁从善。“初一十五,村民来这里烧香磕头”。

丁家勋喊来了丁声堂,后者是家谱的续写者。丁声堂说,丁家祠堂是邓州的独家祠堂,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大丁村的“灵魂”。大丁村现有2200余口人,95%以上姓丁。

明洪武二年(1369年),金吾右卫孔显奉诏镇抚邓州,带了50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就是南昌籍的丁从善。丁从善落户“湍河之阳”,后逐渐形成一个村落。照旧制,虽丁家频出小官,也不够资格建如此规格的家祠。直到第七世,太学士丁垓的妹妹嫁给了唐藩(今南阳)的敬王(朱元璋家分封的王爷),“与朱元璋攀上了亲戚”,丁家遂有该祠。敬王生顺王,顺王生睿王,顺王早薨,敬王妃“抱孙权国”,祠堂越发红火。

丁家勋说,丁家祠堂原占好大一片地,前后两院。民国时,丁声玉(大丁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丁广前的爷爷,1923年毕业于北师大)回家办学,建了赫赫有名的豫滨中学(姚雪垠曾在此任教),校址就在丁家祠堂。新中国成立后,豫滨中学改为大丁学校。“文革”期间“破四旧”,丁家祠堂遭到严重损毁。前年,前院的两座石雕瑞兽被小偷“铲走”,村民报案无果。

现在修复一新的丁家祠堂仅剩前院,后院成了大丁村村小,隔壁是村幼儿园。祠堂的门口刻着一副对联:“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天下之治者在文化。”念着,丁家勋有点骄傲。

本文共3页 123
更多关于【博士村】的新闻
[下篇文章] 乐山通信电缆失火 中国电信市区大面积通讯不畅
[上篇文章] 峨眉山市区嘉泰美酒店顶楼起火幸无人员伤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