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电影《巴黎拜金女》,写一个高级妓女与一个酒店服务生之间的爱情,非常动人,她到最后可以为了爱情放弃原来所有的物质欲望,为什么不站出来骂呢?
我还想问她,《毕业生》是不是一部好电影?那这么说,《毕业生》是一个多流氓的电影啊,这个男孩和这个女孩好了,还跟他妈妈乱搞,那他不早就应该把这个电影批得一塌糊涂?
假设是这样来说,我觉得国外电影就都不要看了,去看样板戏好了,我觉得太可笑了。为什么现在非要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应该怎样写小三呢?小三最后都是瞎眼瘸腿烂眼睛、不得好死,你这样一种道德批判不觉得现在很过时么?不觉得是一个老太太的裹脚布站在一种卫道士的角度么?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是不是还要骂:女人再嫁,如果女人再嫁就不贞洁了?那我觉得这是一样的道理啊,这个太奇怪了。
我相信如果我最后写了一个特倒霉的小三,也会被骂:你这是脸谱化的批判,为什么小三就不能够获得新生?我觉得真是怎么说都不对。
我瞧不起这种人,我真的从心里瞧不起,而且我也不认为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是由衷而说的,我觉得他们是博眼球,我真的觉得,什么人心里有多脏他看见的世界才有多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