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从来就没有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将学生的毕业文凭和学位论文跟四六级挂钩,但之所以存在着很多学校要求学生一定要报考四六级的问题,主要在于四六级考试还是一个行政主导的考试,而由于它很少的由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就成为了很多学校评价自身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导致英语教学发生严重异化。
而熊丙奇也说,类似的改革之所以出现,也映射了教育的硬伤。
熊丙奇:现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实际上并不清晰,很多大学关注的还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地位并不高,还在延续以前高中的灌输教育方式,最后用一张卷子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
上海市教委的改革收效如何尚需时间证明,而全国两会又开,"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点之一。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到"鼓励和支持高校结合实际,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民:在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形成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从国家层面重大改革、地方承担试点以及基层自主改革三个层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格局。
其实,四六级考试本身并不是绑在大学生头上的"紧箍咒",真正异化了考试的是用四六级成绩"卡"住学生能否毕业的高校,和以"四六级"为标准衡量人才能力的企业,归根到底是我们总想懒惰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个人,而人却从来都是立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