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近乡情更怯:中国人归乡途中的“怕”与“爱”缘何成了故乡的“异客”?
2013-02-09 00:30:33  |  中国新闻网  |  邓永胜

事实上,她只是中国1.8亿适婚单身男女中的一员。对于许多大龄单身男女而言,平日里,父母已是电话不断;逢年过节回家,更是被“轮番轰炸”,其中最难熬的,还是“被相亲”。

“去年国庆回家,7天内便被安排相亲了3次。”身为独生女的周小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年事渐高,最大的期望就是我早日找到好的归宿,但这并非易事。”周小姐对终身大事并非不积极,在北京也有多次相亲的经历,最终却都无果而终。

“父母会去比较,看到亲友、邻居们都儿孙满堂,共叙天伦,他们会羡慕,更会焦虑。”周小姐说,每念及此,她未尝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愧疚。“不能让二老早日得偿所愿,这也是一种不孝。”

尽管明知将要面对的种种,她还是决定回家过春节。“避无可避,平日里只身在外打拼,早已心力交瘁,趁过年回家多陪陪父母。略尽孝心的同时,也是在享受家的温暖。”

“恐归”非所愿 囊中羞涩如何过年关?

春节将至,正当离乡在外的游子收拾行囊、备齐礼物准备返乡之时,却有这样一群人,盼望过年却害怕回家,期待团圆又顾虑不断,这便是“恐归族”。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超四成人更坦承自己就是“恐归族”。究其原因,或曰难堪春运舟车劳顿,或曰事业不顺恐失了“面子”,抑或囊中羞涩无力承受年关的开支。

有专家认为,“恐归”是职场人士面对超越收入水平消费的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国人都有一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情结,如果没有混出“名堂”,春节回家就很容易撩拨起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说穿了还是“面子”在作祟。

本文共4页 1234
更多关于【春节】的新闻
[下篇文章] 日本政府债务规模达11万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上篇文章] 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农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居前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