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嘉宾: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
在神木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鄂尔多斯。和鄂尔多斯类似,神木的民间资本也是从当地不断发展的经济之中受益,又在豪赌之中陷入了困境。只不过,神木炒的是煤,而鄂尔多斯炒的是房。从民间资本的运行情况来看,您觉得神木目前的情况是否鄂尔多斯翻版?
袁钢明:很像鄂尔多斯,他们相像之处就是在资源上。突然发现了大量资源,而且资源的价格成倍的向上翻,所以跟资源有关的金融的利益也特别高,回报也特别的高。大家都愿意把小额分散的钱投入到高利贷之中。高利贷的源头是资源、煤炭。如果煤炭出了问题,后面的高利贷利息就还不清了。鄂尔多斯前一段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是鄂尔多斯又多了炒房地产,鄂尔多斯比神木还早一点,鄂尔多斯发财的人买房子去了,神木县还没有发展到房地产去,但是他们都是靠资源暴利来搞高利贷的,这一点是一样的。
另外神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民间借贷的过程非常随意。有媒体报道,在神木融资,有时候不仅不要担保,手续也非常简单,手写一张借条就行,而且几乎可以当场提钱。有陕北当地研究民间金融的学者说,"庞大的民间资金市场被一大批脑瓜子稍稍灵活一些的文盲、半文盲经营着,能不出乱子吗?"这种不正规的操作方式,是不是造成神木民间借贷最终崩盘的重要原因?
袁钢明:是这样的,我去过那里,我对那里的情况也比较熟悉。神木这个地方的人比较豪爽,相互之间又很信任,他不是采用契约、合同,或者信贷制度来进行的,是相互之间熟人大家信任。万一出了问题,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没有意义了。神木现在的借贷关系完全靠原始的江湖信任,而没有金融体制或者是制度保障,或者是产业链的保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