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21年共繁殖大熊猫15胎24仔
2021-09-23 17:49:30  |  中国新闻网  |  岳依桐 安源

记者22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大熊猫“绣球”21日在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诞下一仔后,中心2021年待产母兽全部完成生产,共繁殖15胎24仔,其中有9对双胞胎,幼仔存活率百分之百。

在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圈舍,饲养员为哺乳期的大熊猫妈妈们准备了鲜嫩竹叶,每个圈舍都能看到不同年龄的大熊猫幼仔,最大的不足三个月,最小的仅10天。由于大熊猫是天生的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全,需要外界刺激帮助其排便,育幼员们会定期为幼仔刺激排便。

中心育幼专家李德红说,对刚出生一个月的大熊猫幼仔进行人工育幼不能出一丝差错,每两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喂奶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对奶瓶、量杯等全部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据介绍,今年2月份开始,中心适龄的大熊猫陆续入住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7月17日海归大熊猫“珍珍”产下一对雄性双胞胎幼仔后,中心正式进入产仔季。大熊猫“乔伊”“盼青”“冰冰”分别产下双胞胎,带仔行为良好;海归大熊猫“宝宝”产下一对雄性双胞胎,大熊猫“家美”于9月12日产下一对龙凤胎宝宝。

据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管理处专家李果介绍,今年双胞胎出生率较高,从侧面反映了大熊猫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说明大熊猫迁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圈养大熊猫数量的增多,能为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大熊猫野外引种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了解,今年通过“云沟通、云指导”,中心旅居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大熊猫“凤仪”产下一仔;旅居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大熊猫“仙女”产下一对双胞胎;旅居新加坡河川生态园的大熊猫“沪宝”产下一仔,有效推动了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中新社成都9月22日电 (记者 岳依桐 安源)

本文共1页 1
更多关于【大熊猫】的新闻
[下篇文章] 西藏举行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上篇文章] 阿斯顿维拉做客老特拉福德,欧宝体育:C罗要表现,索帅要正名,这一场维拉不好踢啊!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