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要求全封闭管控起,我就再也没出过门。不仅我,我们整个小区所有人都一样。我们虽然不能上前线,但我们能做到不出门、不添乱,我觉得这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支持了。”东源新村小区的居民王慧茹如是说道。
王慧茹所在小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这里在疫情爆发之前是一座普通的中国北方小城镇,0.8万平方公里、37万人口,相较于整个内蒙古的118万平方公里和2000余万人口并不出众。然而如今,这里却因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成为内蒙古目前“中招密度”最大的地区。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消毒。 乌瑶 摄
1月29日,该小区宋某被确诊为当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之后的8天中,宋某的妻子、母亲、邻居陆续被确诊,这些人都住在东源新村小区中。2月6日,东源新村实行全封闭管控,全部36栋楼,在住的800余户共2000余人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踏出过家门一步。
之后的这些天来,2000余名居民被迫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买菜购物、交水电费、扔垃圾等需要外出的活计全都由当地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代劳了。
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当地政府先后共抽调妇幼保健院、公安、法院、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的200多名干部,成立东源新村疫情防控指挥部,并下设医疗救助保障组、应急响应工作组、监督检查工作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
图为居民正在将购买的物品通过绳索从窗户吊上来。 韩茹 摄
中新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区门外有公安把守、治安巡逻,120救护车和医务人员驻守;小区内有配送物资的、清运垃圾的、巡逻的;为了让老百姓理性、客观地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组迅速建立36栋住宅楼居民的微信群,每日固定向微信群内推送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政策、措施成效,并安排22名心理咨询师疏导居民紧张情绪…
“隔离这段时间,我都快成了大厨了。凉皮、蛋糕、小炒菜,现在都不在话下,我们一家人都胖了好几圈了。”东源新村居民刘磊告诉记者,除了不能出门,隔离对他们而言影响并不大。“蔬菜和其他粮食供应也很及时,需要什么东西就打电话给专门负责购买物资的人员,由他们统一采购,东西买回来后,我们通过窗户用菜篮子将自己的那份拉回家,很方便的。”
因为疫情,同住东源新村的“80后”姑娘何静的上班时间一次又一次延长。“我们现在采取网上办公和在家办公的制度,这都是政府为我们着想呀,因为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护。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多陪陪孩子,给父母做几顿饭。”
“以前爬楼梯都嫌累,我现在一下午能背着40多斤的消毒壶爬12趟6楼。”杨威是当地审计局的一名出纳,如今是负责小区的消毒和垃圾收集工作的志愿者。他每天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消毒壶穿梭于东源小区的9个单元。“累倒是其次,真的是太热了。防护服里的棉衣棉裤在四五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之后都湿透了,护目镜时间长了也会起雾,只能睁大眼睛使劲瞅。”
杨威讲到,居民用的垃圾袋和消毒药都是由他们统一发放,消毒药是泡腾片类型的,居民拿回家自己对家里进行消毒。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他们做统一收集、消毒后,再由垃圾运送车将其转运到指定地点。“消毒工作的时候偶尔会碰到居民,这时候我们会要求他们回到自己家,居民也很配合。”
记者从当地政府获悉,该小区何时解除封闭还未确定。
“如果隔离解除了,我最想出门买身新衣服。因为要整装再出发嘛,讨个好彩头!”刘磊告诉记者,假期再长,总有结束的一天。
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19日电 题:内蒙古一小区9人确诊新冠肺炎 记者探访2000居民全封闭下的生活状态
作者 奥蓝 韩茹 贺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