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在线

特色产业助力贵州瓮安山区摆脱贫困

2020-07-22 20:44:0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刘智强

“过去种玉米,现在改种中药材,收入翻了好几倍。”说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最近忙着在地里采挖太子参的彭德建深有感触。

彭德建家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马场坪村,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两年在政府的鼓励下流转25亩土地种起了太子参,顺利脱贫。

如今,走进马场坪村,家家户户院坝中搭建起的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彭德建告诉记者,搭建大棚是为了晾晒太子参,近两年这些大棚成了村里一道新的风景线。

“一亩太子参纯收入大概在5000元到8000元。”彭德建说,因本村土地不够用,他选择到相邻的余庆县租地种植太子参,去年纯收入10多万元。

近两年,为让贫瘠的山林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贵州启动农村“产业革命”,大力调减低效传统作物,重点发展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石斛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

“各地闻令而动,马场坪也不甘落后。”马场坪村村支书赵国清介绍,经过两年多的产业结构调整,太子参已成为马场坪村的支柱产业,全村一共10885亩土地,太子参种植面积就有6300亩,“2019年,单是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给采挖工的工钱就达1000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园林水果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8.2%,中药材产值增长26.9%,茶叶产值增长25.9%,蔬菜产值增长9.7%。

特色产业唤醒了沉寂的土地,贵州农业产业发展正由“粗放量小”转向“集约规模”,一条产业发展新路越发清晰。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目前尚未脱贫的9个贫困县之一。曾经,农民习惯于种玉米、土豆等低效作物。近年来,威宁结合自身高寒特点,选育10余个优良蔬菜品种,推广一年三季高效种植模式。

40万亩,这是威宁县目前蔬菜基地的总面积。2019年,在威宁县五里岗街道,一个占地1465亩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开始建设。项目分三期建成,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分拣、包装、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可带动威宁40万亩订单农业发展。

截至今年6月,贵州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和对口帮扶城市累计建成138个贵州绿色农产品省外分销中心。六盘水、毕节等六个市州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二级供应中心,省内57个农产品生产主体获得粤港澳大湾区直供基地认证。

记者从贵州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1至5月,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销率达94.4%。一个个百香果变成了甜果脯,一颗颗金刺梨酿成了刺梨汁,一把把红辣椒制取出了辣红素。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何光前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贵州12个特色优势产业经营主体已有25845家,农民合作社70313个,他们正在与贫困山区群众一道舞活农业产业链,一同摆脱贫困、迈入小康。新华社贵阳7月22日电(记者刘智强)

[编辑:西南在线]
 社会百态
  •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法治志愿服务联盟成立
  • 未带停车卡遭小区保安拦下 荣县一男子带人围殴保安被拘
  • 兄妹协议:哥哥赡养母亲并继承遗产 法院:协议无效
  • 云南首个妇幼控烟干预项目结题 惠及4万余人
  • 男子被控诈骗逾亿元 法院一审判无罪
  • 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了
  • 几枚一角面额硬币掉在超市地面之后
  • 佛山电台花生节:世界最大的花生拼图创世界纪录
  • 下篇文章:7月22日江苏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上篇文章: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石某某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涉抄袭 校方正调查
    大数据时代专业互联网服务商-成都域满天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网络swnic.om
    联播西南
    即时商讯
    • 热烈祝贺泸州农商银行开业
    • 热烈祝贺玉溪市商业银行昆明曙光支行成立
    • 热烈祝贺内江农商银行开业
    大千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本网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西南在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9-2018 www.swol.com.cn-西南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WNIC.com西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