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种艰难,困羁于山。
高寒荒凉、沟谷陡峭、峰际连天……绵延不绝的乌蒙山脉和武陵山脉,千百年来,封印了多少世事悲歌和高原儿女的贫苦宿命。
很长一段时间,贵州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
有一种力量,勃发于山!
当2万余座桥梁从山谷中神奇般拔地而起;当涛涛林海美景点点消弭石漠化的担忧;当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搬迁彻底斩断上百万群众的“穷根”……
群山见证的,是时光对亘古景象的全新书写,以使命为笔,以奋斗作毫!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幅新贵州山乡画卷正徐徐展开,令人振奋的更大改变正在路上。
山之变
一条路,有时意味的不仅是便捷和远方,更连接着一种命运和全部梦想。
麻怀村,黔南州罗甸县一个喀斯特地貌的小村子。
“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来。”刚刚嫁到村子的第二年,邓迎香就暗自发下了狠誓!
多年来,麻怀村150多户600多人被“锁在”山沟里:辛辛苦苦种的蔬菜,汗流浃背翻山背到集市时,蔬菜早已蔫了;孩子上学要翻山走4个多小时山路,到了学校已经开始打瞌睡;几乎家家都摔死过家畜……
一定要把半山腰的溶洞凿通,修出一条穿山的路来!
全村人咬牙“豁出去”了,在村委会的号召下投入到“啃路”中:男人打炮眼、放炮,妇女、老人抬石块……
一天一点,十几天进一米……
7年!终于凿通了山洞。
但是,矮、窄、坑洼不平,人走只能弯腰,更通不了车。
贫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