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小件”按需提供
垃圾桶套袋重复利用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
北京会议中心在全市率先实行客房内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包括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梳子、拖鞋等“六小件”。如果宾客确实需要,可以拨打客服电话索取。据东客房部经理付丽蕴介绍,北京会议中心共有1036间客房,每间客房一次性用品垃圾产生量由0.51千克减少到0.03千克,减量达94.12%。
“开始我们也担心客人对此不理解,影响接待满意度。但其实现在大多数客人外出都会自带牙具、浴液等,护肤品也有专用的品牌,再在客房内摆放这些一次性用品的确十分浪费。现如今,需要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人减少了很多。超过85%的参会单位都表示支持配合。”付丽蕴说。
但是,客人往往不会自带香皂,所以这一项的提供率还略高。基于这点,客房部减少了房间内的香皂重量,从原来的30克变为20克,“现在很多客人其实就在这里住一两天,据我们观察原来30克一块的香皂根本用不完,适当减少重量也可以减少垃圾产生,避免浪费。”
此外,保洁人员还改变了清理房间内垃圾桶的方式。以前每天打扫时要把垃圾袋整个更换,现在是将桶内未受污染的垃圾分类捡出,减少塑料垃圾袋的更换。还把原本挂在清扫车侧面的塑料垃圾袋换成了帆布袋,专门用来收集房间内的矿泉水瓶。
北京会议中心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继东表示,如果计算一下北京会议中心垃圾减量的总数,目前人均每天产生垃圾量为0.63千克,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68%。而达到这一目标,其实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今后,北京会议中心的垃圾分类成功试点经验将在全市其他社会单位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推广。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