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住得好就行了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做的,厚厚的墙,比大碗大点的窗口,大白天家里都是黑洞洞。因为屋子太小,姐姐们只能挤在楼板上睡觉。只要下面生火做饭,上面是熏得睁不开眼,且呼吸急促。母亲现在回想,总是感慨良久,回想起有一次你舅舅来家里,和你父亲挤在牛圈楼上睡糠里的遭遇,那一晚我没能合上眼。再后来,我和你爸建了石墙盖瓦的房子,居住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还记得新房建成的那天,你在家里高兴得跑过来跑过去,突然一停,被后面跟着跑的狗狗推翻碰到墙上,鲜血直流,如今额头上的伤印也未能全部退却。即便盖了新瓦房,可能有的人知道,瓦房是经不住大雨的,只要遇到大雨天气,家里到处漏水。所以,只要下雨,家里就会摆满锅碗瓢盆,家里仍旧没有一丝干燥的地方。那时候就幻想,躺在一间不漏雨的房子里,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呀。
走的少就开心了
我的外婆家在黔西的铁石。我的天,那是离我家近百公里的山路呀!我记事以后,每年春节基本上都会和母亲一起去外婆家。早上从家里出发,坐车到六广街上,然后步行到黔西打桶寨的大姨妈家,在她家吃了午饭,然后启程,一路走到天黑,到素朴过去的二姨妈家了,在她家过夜,第二天继续往外婆家赶,差不多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到外婆家。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经常走哭在路上,母亲见不得我哭,说要背我,我也是拒绝的,大男子主义一来,是坚决不让母亲背的,因为我知道,母亲可能和我一样累。所以我一直觉得,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可能更来源于此吧!条件允许,那个孩子的童年不希望是被溺爱的呢?有一次,至今印象非常深刻,在去外婆家回来的路上,再一次走哭,到六广了,本来以为可以坐车回家,结果母亲身上没有一分钱,说实话,那种感觉是绝望的。坐在路边一直哭,这时,一个好心人问母亲:大姐,你的孩子怎么了?母亲给他说了实情,那个好心人给了母亲2元钱给我们坐车回家,还在街上买了几斤杏子给我吃,老实讲,这份感动至今留在我的心里。那时候的梦吧,就是希望去外婆家可以一直坐车,但在那时候,这只能是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