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居民楼或村里开托管班
学生围桌吃饭并睡通铺
跟着一辆载满学生的中巴车,顺着新西路,记者进入几百米外的西户部庄村,再沿着村里的小路七拐八拐,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门口的墙上贴着一张已经褪色的红纸,上面写着“小饭桌”的招生信息和电话。
从半开的大门里传出孩子们的笑闹声,院子中间是一条一米多宽的过道,过道两侧是两排平房,尽头有一个门。走进其中一间房,房屋中间摆着一张大圆桌,七八名孩子围坐在桌前吃饭,每人面前有一个不锈钢餐盘,盛的饭菜都一样。套间里也摆着一张圆桌,几名学生围着圆桌坐。窗根儿下的桌子上摆着六七个盆子,里面装着各种炒菜,一个大号的电饭煲里米饭正冒着热气,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给一个男学生盛饭。房间是水泥地面刷白墙,非常简陋。
对门的房间是一间厨房,挨着墙摆着灶台和几张桌子,其中一张桌子上摆着各种调料瓶,桌子底下是一个煤气罐和几桶油。地上的塑料袋里装着各种蔬菜,靠近门口还有一个垃圾桶,门帘沾满了油污。
院里的其它房屋都摆着沙发或者大通铺,有四名小学生并排躺在一张几米宽的通铺上午休。其中一间房内,两名小男孩坐在一张光板床上,专注地盯着手机玩游戏。一墙之隔是一间小黑屋,记者走进去才发现是厕所。
除了开在村里的托管班外,学校附近的居民楼里也开着不少托管班。在密云区第三小学对面的住宅楼上,就开着几家托管班。记者来到其中一家开在二楼的托管班,这个班由两居室改成,门厅摆着一张方桌,桌前坐着几名学生,另外两间房各摆着两张大床,几名学生正在午睡。托管班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有十几名孩子在这里托管,管一顿中午饭,负责接送,一个月每人收费500元。记者说价格有点高,该负责人就说,你可以去打听一下,周边的托管班基本都是这个价格。他指着厨房说,厨房里用的东西都是从大超市买的,保证质量,每天三个菜一个汤,有专人给做饭。记者看到洗碗池里泡着一堆碗筷,窗台上摆着两个大盆,其中一个盆里还有半盆西红柿炒鸡蛋。房间内墙上看不到任何有关经营的证照。
这样的托管班在密云的几所小学附近很普遍。为了吸引学生家长,这些托管班将写有电话的广告单,摆在学校对面的商铺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在路边就能看得见。
教委称小学没条件办食堂
家长担心孩子的健康安全
据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密云不少小学周边的居民楼里都开有托管班。比如在大唐庄小区里,有一个50人左右的托管班,该小区距离朝阳实验小学密云学校只有约一公里;密云一小的北侧,有一个五六十人的托管班;密云长安小区的居民楼里,也开着一个“小饭桌”,学生都来自密云五小。“这些家长们都知道,但一般人如果不跟着学生和接送的车辆,根本找不到。有些开了很多年的托管班因孩子太多,根本不收新来的。”一名孩子家长说。
记者致电密云区教委小教科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食堂不是小学的办学必要条件,密云区城区范围内,目前所有小学没有一家有学生食堂,主要是因为在学校建设之初就没有规划食堂,所以现在各个学校都没有场地用于建设食堂。此外,要办食堂需要相关审批,引进营养餐的条件目前不具备。他还告诉记者,在密云区只有山区的一些寄宿制学校才配建有食堂。记者咨询工商部门和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说,办经营性质的餐饮店都需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还要办健康证,而在之前先得去工商部门办营业执照,还必须要有经营性用房,民宅是注册不了的。但是,不少家长仍想通过本报呼吁,这些接送孩子的车辆超载、没有相关资质,非常不安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想办法解决学生午餐问题。
本报记者 杨晓斌 通讯员 吴亮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