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责任:“我想让共享出行变得更完美”
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我想用自己的力量,让技术去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小黄车巡检员所使用的终端设备“ofo引擎”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停车……2017年,“共享”成为成都人出行的新选择。而共享经济在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更折射出这座城市经济新业态发展的勃勃生机,为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动力。
事实上,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和个人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下,越来越多的像共享单车巡检员这样的“小而美”的新职业应运而生,赋予了社会更精细的分工和更多元的价值存在,而越来越多的个体也通过这些新职业“闪闪发光”。
外观车辆有无明显损坏、扫码查看历史数据、解锁试用有无障碍……工作效率极高的罗红早已总结出一套效率最高的巡检方法。全部流程走完,一辆车不会超过1分钟。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超市上过班,也在家里做过全职家庭主妇,但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在大街上搬自行车。”但看到自己巡检维护过的自行车被人一辆一辆扫码骑走,她充满了自豪感。
罗红告诉记者,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还让她略微感染了一些“强迫症”,即便是在下班时间,看到路边有违停的单车,她也会去将它们摆好。“摆得整齐不仅美观,而且方便用户直接取用。我们是共享单车技术的受益者和使用者,但我也想成为它的一个改变者,让它变得更完美。”罗红说,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了力量。“我想用自己的力量,让技术去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共享单车出行体验。”
记者了解到,ofo把在成都运营的区域划分为许多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有固定的运维人员进行日常巡检、维护。在成都,ofo拥有近700位像罗红这样的一线巡检员,而维修师傅也有两三百人。正是这1000人以自己的力量服务着这座城市800万ofo注册用户,让他们在出行高峰期有车可用,有好车可骑,得到最好的使用体验。
本报记者 孟浩 刘金陈
摄影 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