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继瑞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区域发展与重大生产力研究智库CEO兼首席专家,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本报首席观察员。
王擎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立足全省发展新时期、新形势、新使命,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形成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的战略规划。这两个格局的构建,对成都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作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在成都当前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之下,金融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专访了杨继瑞教授和王擎教授。
记者: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形成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的战略规划。这两个格局的构建,对成都来说意味着什么?深入实施“四向拓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杨继瑞: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首先能够体现出成都市的国际化战略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能够从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出发去谋篇布局。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意味着成都不再是过去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样的战略提升要求成都走上全方位的开放发展道路。其次,“四向拓展”战略布局重点突出,能够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做大文章,并从交通、物流、投资贸易、国际交往等重点领域发力国际化,可以产生因势利导和借力发力的连锁效应。再次,“四向拓展”对外开放前景可期。
王擎:深入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有利于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优势,将成都开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省委“一干多支”战略,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间产业融合,助推产业升级和外向型企业发展,提升成都经济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格局,将成都城市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提升消费层次,更好满足成都市民物质文化需求。
记者: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作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在成都当前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之下,金融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杨继瑞: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史就是一部金融与经济彼此交织、双向互动的发展史。一方面,金融通过直接构成经济增加值、增加资本要素投入和提升资本要素生产率等方式,助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又会产生对交易结算、动员储蓄、分散风险、配置资源等金融功能的需求。因此,金融业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中,扮演着先导、促进、拉动经济发展、对外开发的角色。
王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现代经济格局之下,金融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无论何种形式的“拓展”均需要资金支持,这是基础。而成都作为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将为此聚集资源、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信息,金融中心往往也是各类资源的聚集中心和交易中心。此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最终都通过金融的助推得以实现。经济最高层次的开放是金融开放,四向拓展,离不开金融开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