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们这里有对九旬夫妻,丈夫今年94岁,妻子88岁。自我们这里1954年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起,他们就在农村信用社办理金融业务至今60多年“忠贞不渝”、不离不弃,被当地信合人称之为“最忠诚、最执着、最年长的夫妻顾客”。
这位老伯和他老伴都是土生土长的一个乡的人。后来老伯在本乡乡村学校当了教师,妻子务农。那年代,他们见证也积极卖鸡蛋参与入股金1954年在家乡成立的本乡农村信用合作社。自本乡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那天起,这对夫妇就和信用社有了业务往来,手头紧又急需用钱时就找信用社借,更多的时候是把暂时不用的那点儿剩余工资、或卖牲口什么的钱存在信用社。
到了晚年,俩老又牵手从乡下进城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在城里,他们又唯独选择的只在农村信用社办理金融业务。俩老说,自我们这里有农村信用社60多年来,他们夫妇年年月月和信用社打交道从未间断,且每月不少于几次。老伯说,过去他因工资划转偶尔和其他银行打过交道,但这辈子几乎都是和信用社打交道,就感觉农村信用社最亲切、最信得过、最放心、最方便。舍不得农村信用社呀!
记得20年前,笔者在老伯们那个乡信用社工作时,每周到赶乡场的那天,老伯都要来信用社办业务,不办业务也要到信用社坐坐,有时到了下午5点左右顾客散去,我和信用社的人炒个鸡蛋菜什么的,然后和老伯喝上二两散苞谷酒或喊上六拳。我不时下村组也到他家喝二两。我们这感情是纯洁又安逸。
听老伯的妻子讲,老伴的脾气很好,她和他结婚快70年来从未打过架,偶尔理嘴都是他少说几句让着我,要么他躲开我。他说吵不赢你,躲得起你不。几个孩子从小到现在几十岁一个家了,他从没打过他们,连骂都没乱骂过一句。
看了以上俩位老人60多年如一日对农村信用社就像对他们的爱情一样“忠贞不渝”的爱,我们每一位信合人是不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善待好每一位顾客、每一位父老乡亲、每一位村民,对他们好一点、多一份耐心、说话和气点,应办的事尽快办理,少一些马脸、少一些趾高气扬、少一些办事拖拉。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以上俩位老人60多年与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爱,才对得起一代接一代千千万万的顾客60多年来对信合的支持与厚爱。只有这样!信合的明天才会真的更好!(宋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