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个周末,全市召开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现场推进会,成都市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艳认为,从去年夏天市委社治委成立到如今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市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初步形成,社区发展治理制度机制更加健全,社区设施和环境营造取得可视化进展,多元参与的共建共享共治格局进一步健全,各方面取得可喜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成都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中一直都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其实践结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一步,应该在激发社会活力上下功夫,可以引导更多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当中,从而缓解政府的压力。”李春艳表示,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任中,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当前要重点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度和社区居民的能动性,让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因素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另一个方面就是社区营造。我们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但是如何把顶层设计转化为实践成果,还是要在社区本身下功夫。社区发展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大到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小到社区服务、邻里之间互动等等。社区营造有很多东西可以抓,比如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培训等等,从而真正让居民有归属感。”
“同时,要转变职能,把街道、社区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做好公共服务与管理上。还要着力强化居民自治能力的发挥,大力推进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社区智慧治理,形成‘多元参与、协作共治’良好形态,为打造社区品质生活提供基础和保障。”李春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