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据
长安铃木近年销量持续下滑
据统计,在2012年到2016年,长安铃木的年度销量分别为22万辆、17万辆、14.8万辆、12万辆、11.5万辆。2017年,长安铃木全年累计销售8.6万辆,同比下滑25%,2018年,长安铃木销量下滑的趋势仍在继续,今年1~3月,累计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55.7%;3月份,长安铃木销售4843辆,同比下滑67.3%。
根据盖世汽车公布的4月份国产轿车排行榜数据显示,前200名轿车内没有长安铃木车系,销量最高的轩逸达34467辆,几乎是长安铃木一季度总销量的3倍。
受销量下滑的影响,长安铃木近三年的业绩表现不佳。根据盖世汽车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长安汽车对长安铃木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2.1亿元,排除其他调整因素,长安铃木亏损约4.2亿元。得益于2016年销量回升,长安铃木扭亏为盈,当年盈利5402万元。而2017年,长安铃木又亏损8482万元。
记者注意到,销量排行靠前的车辆大多是新能源车。“自主品牌许多车型在设计、配置、价格等方面已超过长安铃木旗下相关车型。”有关人员指出。
业/内/人/士
小车定位与市场偏好背道而驰
一名资深汽车行业专家指出,长安铃木自从2005年推出新车型来,直到2013年才推出锋驭,2015年推出维特拉紧凑型SUV,中间错过了很长的时间,失去了很多客户。
成都一名资深的汽车销售人员罗旭亮告诉记者,2012年前后,中国家庭购车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很多家庭已经完成了首次购车,而当需要改善型购车时,一般不会选择小车型,宽敞的SUV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消费的首选。记者了解到,从铃木汽车成立以来,其“精品小车”的产品定位从未改变,其多次声明将继续秉承“精品小车”发展战略,罗旭亮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长安铃木的小车定位跟中国市场“大车”的偏好完全相反。
2013年,长安铃木虽然推出了锋驭、维特拉、骁途等3款SUV,但仍属于紧凑型SUV,从其销售业绩来看,消费者对这3款车型的接受程度很低。业内人士直言,如果长安铃木再不推出能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其退出中国市场就真不远了。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吴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