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已成功搭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改革的“施工”高峰期,也是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的攻坚期。
从政府采购投诉办法修订给予供应商合法权益更大保障,到医疗器械网售实施新规线下要有实体店;从《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围绕“放管服”推出八项改革举措,到《国土资源执法监督规定》明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职责……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从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
作为前一阶段各个领域深化改革的成果,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表示,“施工”高峰期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完成顶层设计之后的实践和落实,精准用力,步步为营。
一年前,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在新的考核目标责任书上签字,率先试水“任期考核制”。如今,山西18家企业挨个签订经营业绩目标考核责任书。省属企业实行契约化管理已经成为山西今年国企改革七大重点之一。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序幕刚刚拉开,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到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再到提高国有资本监管水平、加强企业党建,真正的改革攻坚战还在后面。”李秋喜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改革迈入了真正“深水区”阶段,亟待出台更多综合、配套、协调性的改革措施,促使全面深化改革收获更大成效。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已经感受和接收到深化改革的强烈气息与信息。”广东非凡企业集团董事长黄礼辉说,“改革是发展的强心剂,唯有改革才能打破原有僵化体制,中国经济才能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改革红利也才能显现。”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周强孙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