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质量的自贸区 需要软件和硬件支撑
“我们自贸区要形成的贸易,是包括进口和出口,双向的,不是单向的;自贸区的发展,要以负面清单来推动要素流动;高质量的自贸区,需要支撑贸易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的开篇发言,迅速引起了热烈的掌声,自贸区青白江片区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十余位专家学者用一场“圆桌会议”为自贸区青白江片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记者了解到,此次圆桌会议青白江区邀请国内物流、供应链、自贸区等领域知名专家,成立了“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 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举办了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圆桌会议,为自贸区青白江片区发展理思路、开方子,以更好地发挥铁路港、自贸区作为国家试验田的作用,为省市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提供坚实支撑。
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白江将邀请专家围绕青白江片区建设主题,对发展过程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决策建议,参与片区组织召开的相关重大事项决策论证和论坛交流活动,同时结合自身专长,不定期为片区企业和各级部门提供有关自贸区建设和改革创新的专题讲座和培训。
“我们要在这里努力形成一个物流集群,要跳出区域的眼光来看发展,既要稳步推进,又要敢于探索创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如是建议。接着李牧原的发言,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也抛出了自己的建议,“强力推动国际铁路运输的国际规则、切实加强对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工作的支持和积极争取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扩区,设立青白江园区。”十余位专家,分别登台,为自贸区青白江片区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作为我国自贸区中唯一以铁路枢纽为特色的片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改革发展成果显著,在复制借鉴前两批自贸区成功经验基础上,已形成了30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路地合作等三项成果入选四川省拟向上申报全国推广的案例,多式联运“一单制”入选2017年全国自贸区十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