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公安分局刑警三中队民警,抓获了一名利用伪基站向不特定人群发送诈骗信息的嫌疑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收到10086、95533、95588等各大短信服务,但如果有的短信在没有仔细辨别的情况下点开,可能就会遭遇网络诈骗的陷阱。
20日,记者从龙马潭区公安分局刑警三中队了解到,该案中的男性30岁嫌疑人蒲某,户籍在四川遂宁市射洪县,常年居住在富顺。去年,蒲某曾遭遇伪基站发布的诈骗信息,被人骗走2万元。因需要还钱,蒲某手头十分拮据,又嫌打工辛苦挣不到钱,便辞了工作闲耍。
去年12月中旬蒲某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一则高薪聘请货物运输工的招聘信息,并留有一个QQ号。蒲某觉得薪水不错,便通过QQ与昵称为“蒋先生”的网友取得联系,“蒋先生”告知蒲某工作就是利用车载伪基站向不特定人群发送信息。蒲某明知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但想到开着车到处跑不容易被抓住。在高薪诱惑下,蒲某将“蒋先生”邮寄的一套伪基站设备、两部手机和信号发射器,安装在租来的汽车上,调试好后就按约定时间开工。
1月30日9时30分,“蒋先生”将冒充10086充值送费的内容的诈骗链接发给蒲某,蒲某点击开始发送信息。他开着车从富顺到荣县再到乐山,随后转道雅安、邛崃,再折回资阳、内江,最后回到富顺,历时7天跑了2000多公里。去到这些城市时,他均在城区转悠,一天最多能发10万余条信息,每天平均也有9万余条。
随后蒋先生通知蒲某过年放假,两人商定2月26日开工。因为过元宵节又要放假,蒲某不想跑远了,泸州相对离家近,于是2月26日蒲某开着车从富顺到泸县、龙马潭区,最后到纳溪区,一路上都把伪基站打开发送信息,当日发送量达11万余条信息。2月27日,蒲某想如法炮制,没想到这次却没跑脱,发了不到4万余条就被泸州警方截获了。
“短信利用一些客服号码开头,内留网址信息,如果有人点开并根据输入个人账号密码,后台就会将账户中的钱转走。” 据办案民警牟槟介绍,蒲某发布的短信,是冒充10086发放充话费翻倍、积分兑换送话费,还有冒充95588、95533等各大银行客服宣称密码过期、提高信用额度等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欺诈信息。一旦按照网页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银行卡的现金就会被对方转走或消费。
蒲某每天发信息的日结工资达到1000余元,现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通过蒲某发送的信息,目前警方已证实泸州有3人被骗,涉案金额2万余元,其余城市的类似案件正进一步核查中。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发现此类信息,一定要注意甄别,不要在无法判断网站是否官方发布的情况下,就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应时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遇到类似活动,一定要跟运营商或银行进行核实,不要盲目进行消费或充值。 (图由龙马潭区公安分局提供)四川在线消息(杨理 记者 唐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