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今年2月底举行的成都市两会上,成都开先河,将最新修编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提交大会讨论审议。总规明确提出,成都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1.69万公里绿道中的城市绿网
根据总体规划,总长1.69万公里天府绿道由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三级慢行系统组成。这个“庞大”的绿道系统,将在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到2040年,成都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这正是成都市提出的“全域增绿”战略规划蓝图的落地。
不仅如此,根据规划,天府绿道还具备了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除了500公里的绿道外,还规划设计了4级配套服务体系,也就是四级驿站,包含了16个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30个特色园形态的二级驿站、170个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若干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
加快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成都明确提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将通过优化城乡空间格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努力塑造“开窗见田、推门见绿”的田园风光和大美公园城市形态。目前,该规划已经提交成都市两会审议通过,并期待国务院的最后批复,从而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然加快。一方面,成都要加快建设总面积1275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另一方面,还将在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02座城市公园,并因地制宜建设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游园,见缝插绿设置微绿地。此外,在“花重锦官”增花添彩工作中,成都市市花芙蓉花的总量翻了一番。目前,成都的森林覆盖率增至39.1%、蓄积量达3367万立方米。